衢州府。
李元度是湖南人,邓绍良也是湖南人,两个湖南人一见面却冷场了。
好久,邓绍良才问道:“可是曾侍郎派足下来援浙的?”
那边李元度如期给出了回复:“曾侍郎不让本道台来,本道是违了曾侍郎的意旨赶来援浙的!”
这个回复在邓绍良的预期之中,这也是冷场的原因,好一会邓绍良才说道:“来了就好,来了就好!”
他除了这一句,又能说些什么,他之所退兵衢州,就是想等着何桂清跨台,到时期湘军援浙,自己能升到一个以前作梦也想不到的地位上去。
但是人算不如天算,邓绍良把一切都算好了,却没有算到石达开入赣这一点上,现在曾国藩连自保都是问题,他又有什么能力顾及浙江,他甚至连李元度这八营安越军都要扣下来。
但是李元度也有自己的想法,他与曾国藩是老交情没错,无论九江还是靖港,他都可以说是对曾国藩有活命之恩,但是曾国藩想要的只是一个幕僚而已。
李元度可不想自己一辈子做一个绍兴师爷,他有着宏图伟业,曾国藩一介书生,不会用兵,不会统将,凡是亲自指挥的战役几乎都是一塌糊涂,可是现在却是成了整个中国顶尖的人物,甚至连几位督抚都要看他的眼色行事。
而李元度有着同样的梦想,他也想带几营兵干出一番成绩来,然后拿到一个总督巡抚,也就心满意足了。
因此对于何桂清与王有龄邀请他统带安越军入浙,他是一百个愿意,到浙江有饷有银,到时候打出一块地盘来,那是神仙日子啊!
要知道,浙江虽然是一个小省,但却与江苏一样,都是天下粮饷集聚之地,自己哪怕是做上一日浙江巡抚,都心满意足了!
只是李元度要援浙,曾国藩却因为石达开入赣而焦头烂额,他一点都不顾忌老交情,甚至准备强行扣下这八营由李元度一手招募起来的新湘军安越军,幸亏李元度反应及时,趁着曾国藩下手之前,把队伍拖到了衢州来。
只是现在邓绍良真不知道如何对待李元度,李元度过来了自然是一件好事,可是自己如果与李元度关系过于紧密了,恐怕又得罪了那些湘军大佬,他仍然是那句话:“来了就好,来了就好!”
那边李元度却是火烧眉毛了:“绍良兄,你跟我说句实在话,这浙江的形势如何?我欲出兵浙北,不知可否?”
邓绍良却不愿意把这八营安越军推到何桂清那边去,他说道:“与其去浙北,不如在衢州,进退自裕,粮饷无忧,如果去了浙北,恐怕形势不妙啊!”
李元度也知道杭嘉湖平原是虹军的必取之地,他当即又问了一句:“估计红贼什么时候攻打杭嘉?”
“明年!”邓绍良说了一句实话:“红贼这月来一直整军备战,据说从宁波入口的洋枪洋炮不计其数,战力倍增,次青兄,你这次可携来洋枪洋炮?”
“洋枪甚少,洋炮倒是有一些!”
严格来说,这是一批湘军从西方人那里购买的轻型火炮,湘军称为“洋庄”,装备在长龙等战船之上,在与太平军的战斗上取得了战果,但是上陆的话,似乎又偏轻一些。
但这已经是李元度在湖南筹备的所有洋枪洋炮了,湘军的洋枪洋炮化进展很慢,关健在于曾国藩的态度很消极,甚至还落在了各营主官的身后。
曾国藩一向峙湘军改进后的鸟枪、抬枪、劈山炮为克敌制胜的利器,甚至认为这些中国的土枪土炮威力远在洋枪洋炮之上,他所遇到的太平军,虽然也装备了一些洋枪洋炮,但是除了一部之外,大部分战斗力贫弱,虽然有洋枪洋炮也发挥不出其威力,因此更加剧了这种看法。
而各营主官已经自行装备洋枪洋炮,曾国藩仍是抱着原有的态度,认为洋枪洋炮只是听着声音响,并没有多少实际威力,甚至还一再向手下的主官推销自己改进的土枪土炮,认为威力无穷。
在整个太平天国战争期间,曾国藩始终没有改变这种看法,湘军也始终没有淘汰这些土枪土炮,他对洋枪洋炮真正有认识是太平天国战争后接触到张树声马步队后的事情。
而一听说李元度洋枪洋炮甚少的消息,邓绍良就皱起了眉头:“那可不行,与红贼交战,非多备洋枪洋炮不可,我先接济你洋枪百杆,洋炮四尊,你尽快到上海采办洋炮。”
李元度知道邓绍良是江南大营一等一的猛将,在湖南他就听说过邓的威名,可是这位邓绍良却对红贼的洋枪洋炮颇有惧意,当即问道“红贼的洋枪洋炮真是如此锐利?”
邓绍良苦笑一声:“我的队伍,在江南大营已经算是第一等的好兵,洋枪洋炮甚多,可是与红贼一比,却是二流而已!”
李元度当即说道:“那好,多谢邓军门了,此次你我都是湖南人,要同舟共济,对了……”
他又想起了一件事情来:“浙江藩司胡兴仁布政使,也是我们湖南人,他来信要与我换过金兰谱,我觉得此议甚妥,只是不知道邓军门有没有意愿插一脚?”
这算是一个湖南人的小集团,一个随时准备接替巡抚的布政使,一个握有重兵的提督,加上一个同样握有数千战兵的道员,联合起来的话,在整个东南都掀起无数风潮来。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