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纲并没有放弃抵抗中军入侵的念头,跟其他人一同下去了之后,李纲找了个机会又独自一人返回来,然后求见赵构。
李纲之所以这么快就到了应天府,完全是赵构催促的结果。
赵构承继赵宋的大统,所面临的第一个问题就是,如何稳定人心、稳定当前大不利于赵宋的局面。
因此,赵构必须得找一个能压得住台并且有能力的宰相来帮他。
赵构将他所知道的人想一遍,首先想到的便是,在东京保卫战中打退过金军的李纲。
所以,赵构一连派了五波人马去请李纲来应天府。
后来,赵构听说,李衍也派人去请李纲,立即又追加了三波人马去请李纲。
这才让李纲快马加鞭的赶到应天府。
李纲来到应天府,一见到赵构就放声痛哭。
君臣二人缅怀旧事,唏嘘感叹。
好不容易才止住了悲痛,赵构问李纲:“爱卿,朕怎么做才能重振朝纲、才能安抚百姓?”
李纲早有预案,当即给赵构提了十条意见。
李纲的这十条意见说穿了,其实就是两个核心——第一个,练兵,然后将李衍赶出中原,夺回正统。第二个,练兵,然后北代,迎回徽钦二帝,一雪前耻。
一句话,李纲不愧其名,准备让南宋跟大中和大金两个强国硬刚。
听完李纲的建议,赵构的心一下子就凉了。
赵构满心欢喜地将李纲弄来当宰相,是想让李纲帮他压住台,让天下的臣民将士都听他的,都拿他当皇帝。
可李纲来了之后,却让赵构去送死,还要将赵佶和赵桓弄回来。
这让赵构不禁有些失望,甚至有些后悔将李纲弄来了。
事实上,在南宋的群臣当中,反对李纲做宰相的意见是很大的。
甚至,在李纲还没来的时候,御史中丞颜岐就说:“李纲为金人所恶,不宜为相。”,右谏议大夫范宗尹也说:“李纲名浮于实,有震主之威,不可以相。”
李纲这个人,很忠直,他就一门心思要打败中军和金军、迎回二圣,谁反对他都不行,遇到意见与他相左的,定要辩个高低,直到跟他一致才肯罢休,最近更是党同伐异,对意见不同的大臣打压得很厉害。
李纲的这种性格无疑会得罪很多人。
事实上,汪伯彦、黄潜善等人,天天在赵构面前说李纲的坏话,甚至是弹劾李纲。
再有,李纲所主张的这些事都是需要钱的,都是需要军需物资供应的。
恰恰,南宋才刚刚开张,哪有钱和物资供李纲跟大中和大金开战?
而在赵构看来,目前山河残破、生灵涂炭,打仗并非当务之急,怎么收拾人心、稳定残局才是最重要的。
赵构是苦于无人帮他振作朝纲和整顿军政,才将李纲召来
可李纲却要不管不顾的跟大中和大金硬刚。
尤其这次,中军都快打到家门口了,眼看着他赵构就要跟他爹、他哥一样被捉走沦为阶下囚,李纲还要硬刚。
赵构已经认为,这时应该听汪伯彦、黄潜善等人的,学他父亲赵佶南幸——从宋朝开始,中国的经济中心就转移到了南方,再加上江南地区也没有遭到战火破坏,比较富庶,民心还可以收拾,所以,现在去南面徐徐而图之,才是上上之策。
这让赵构对李纲更加失望。
除此之外,赵构更接受不了李纲的就是,李纲竟然跟宗泽走得很近。
宗泽不久前给赵构上了一道奏章,说:“自金人再至,朝廷未尝命一将、出一师,但闻奸邪之臣,朝进一言以言和,暮入一说以乞盟,终致二圣北迁,宗社蒙耻臣虽驽怯,当躬冒矢石为诸将先,得捐躯报国恩足矣。”
宗泽的意思是:金人一来,奸臣们整天就是嚷嚷着议和,从来没见朝廷派过一兵一卒去跟金人决战,所以才造成二圣蒙尘被俘,我虽然驽下怯弱,但愿意冒着飞箭滚石,带领将士抵抗金军、中军,捐躯报国。
宗泽这简直是跟李纲一个鼻孔出气,说他们之间没有勾结,赵构怎么会相信?
而宗泽目前相当过分,竟然擅自招募地方的义勇扩军。
之所以说大宋目前有五六十万大军,那是因为最近这段时间宗泽的队伍又扩充了。
现在宗泽手底下已有近二十万义勇。
甚么是义勇?
说白了,就是类似于梁山好汉那样的人。
因为宋金两军这一年多的交战,百姓反复遭到战火涂炭,于是就自发地组织起来保卫家园,谁来抢就打谁,或者干脆去抢别人。
有的义勇组织慢慢壮大了,就变成了义军。
比如河西巨寇王善,据说拥兵七十万,还曾扬言要去攻打汴梁城,与李衍一较高下。
宗泽听说王善这伙人之后,一人一马,单骑出城前往王善的巢穴。
宗泽见到王善后,说现在金人入境,叛臣李衍窃取赵宋大宝,国家正处于危难之中,正需要像王公您这样的人,您麾下有七十万众,为国家建功立业正在此时,万不能光看眼前利,还得想想身后名,您是愿意青史留名,还是想遗臭万年……
宗泽说得入情入理,王善深为感动,当即表示愿意率七十万众解甲,听从宗泽调遣。
当然,王善实际上并没有七十万人马,往多了说,也就七万罢了。
可像王善这样的人还有很多,宗泽现在正致力招揽这些人,扬言要打造一支百万大军,然后北上收复失地,迎回二圣。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