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2年是中国数控机床的一个分水龄,1992年的进口数量出现了一个剧烈的增长,进口数控机床席卷了中国机床市场,1994-1996年的机床进口量甚至超过了国内机床的总产量;即使是中国自己开始生产的数控机床也被日本发那科(FANUC)和德国西门子(SIEMENS)的数控系统平分天下。
“18家罗汉”多年来也缺乏依靠技术进步和生产率提高来发展的条件和动力。
“18家罗汉”技术落后背后的原因很多,也很复杂,改革开放前,计划经济体制定产定销,机床企业实现的利润全部上缴国家,然后由国家根据企业的需要提供投资,这种统收统支的关系在实际过程中往往变成单向的关系:一旦国家在财政上遇到困难,财政决策就不会考虑机床企业发展的实际需要了。
改革开放后,由于各方面的原因,国内机床工业同其他工业一样,走上了贸工技的技术发展道路,放弃了自主研发,转而实行“引进外国先进技术→实现国产化→达到自主开发”的三段式技术发展道路。
据不完全统计,从1980年到1999年,国内机床工业先后从外国引进技术约150项。
引进数控技术的主要方式有两种,第一种是许可证生产或合作生产,即由外方直接提供数控系统,中方负责把数控系统搭载在成品机床上;整个过程不需要中国机床企业自主研发技术,长此以往,中国机床企业就丧失了数控系统开发的能力。
第二种是技术转让,即中方获得国外数控系统的芯片后,进行反向开发。反汇编出来的语言极其难理解,因为汇编语言的背后是大量的开发经验和缄默知识,对于没有任何数控系统开发经验的研究人员来说,反汇编出来的机器码没有任何技术意义,按照这种方式开发出的数控机床故障频频,根本无法投入市场。
理想很美好,但现实很残酷!
三段式技术发展道路不仅没有让18家机床大企业积累数控系统的开发能力,反而断送了这18家机床大企业之前通过自主研发积累起来的数控系统技术能力和知识经验,结果,国内数控机床工业走上了高度依赖发那科和西门子数控系统的发展道路。
数控机床工业具有高投入、高技术门槛,强调专业分工,而且需要长期积累,发那科、西门子等长期集中力量研发数控系统,山崎马扎克(日)、通快(德)、德玛吉森精机(德日合资)等长期研发数控机床,相互合作,聚焦做单一领域的冠军。
成立于1956年,我国机床行业中综合技术实力最强的京城机床研究所,属于国内机床行业的“七所一院”之一,1992年,京城机床研究所和发那科合资成立了京城发那科机电有限公司,实际上是从事发那科数控装置的组装、销售和维修;1999年改制后的京城机床研究所,又同发那科公司合资,成立了京城发那科机床数控工程有限公司,销售那发科的数控系统。
京城机床研究所还负责编辑出版国内机床行业专业水平最高的杂志:《制造技术与机床》。
“七所一院”包括京城机床研究所、滨州机床研究所、泉城铸造锻压机械研究所、蓉城工具研究所、绿城磨料磨具磨削研究所、羊城机床研究所、姑苏电加工研究所和绿城第六设计院。
羊城机床研究所于2002年8月更名为羊城机械科学研究院,成为一家国有科技型企业,主营密封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
随着“七所一院”改制,为了生存,数控机床和数控系统的开发被迫停滞,“十八罗汉”不得不既开发数控机床,又要开发数控系统,由于数控系统核心技术的缺失,加上发那科和西门子等的封锁和打压,山崎马扎克、通快和德玛吉森精机数控机床的低价涌入,也是中国数控机床产业集体失败的重要原因;另外一个重要原因是自身发展战略、经营管理,经营体制未能匹配市场竞争的要求,甚至与产业规律背道而驰,这也进一步令其研发与经营状况雪上加霜。
这是孙健结合手上的资料和前世的信息得出来的结果,像江重这样的大企业面临的生存环境非常恶劣,更换管理层、减员增效、债转股、改制、重组和并购都没用,只能治标不能治本!
前世已经证明!
要不是苦心积虑布局了近20年,孙健也不敢接江重这个烂摊子!
“董事长,西门子数控系统研究所包括数控系统架构与硬件设计开发部、运动控制与实时系统开发部、数控软件开发部、伺服驱动与反馈系统开发部、人机界面开发部、功能安全与标准化开发部、测试与验证开发部等七个研发部门,有专业研发人员1100余人,拥有1200多项技术专利。”
龚林一脸苦笑,占据全球数控系统份额50%的发那科公司的专业研发人员高达1500余人,拥有1700多项技术专利,一步先步步先。
“龚主任,国内数控系统技术实力最强的高校和公司是哪几家?”
孙健能理解龚林的苦笑,江重机床数控系统室不是一个层次的竞争对手。
“董事长,据我所知,华科大、哈工大在数控系统的研究团队实力最强,华中数控公司和羊城数控公司在国内低端数控系统方面的实力最强。”
“同志们,据我所知,国内数控系统的落后是一个工业现象,不是江重等18家大型机床企业各自所能左右的,大家也不要灰心,我来想办法帮江重解决数控系统的难题。”
前世,华中数控是一家上市公司,专注于中低端数控系统的开发。
众人抬起头,望着孙健,神态不一,惊讶、怀疑的多。
熊路研、汤浩尧、桂宁、张闻桥和龚林等也是一脸的怀疑,要不是说这话的是华人首富,会认为对方喝多了,他们都明白,国内高端数控系统的技术比发那科和西门子相差20年都不止,就是对方停止研发,江重机床研究所再花20年时间也赶不上。
喜欢我的一九八五请大家收藏:(www.62xs8.com)我的一九八五62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