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等到频临绝境的那一天,才知道是我们自己亲手毁灭了世间的美好。
渐渐的,高大的树木开始稀少,头顶的蓝天越来越多,人的视野也开阔起来。
长时间行走在阴暗的密林之中,会极大程度的影响人的心理情绪。
压抑、烦躁、恐惧……最终在见到头顶蓝天的时候都一扫而空,众人贪婪的呼吸着新鲜的空气。
席君买伸手指着远处的山坡和山谷的一大片土地:“公爷,根据你的指示,工匠在那里发现了很多的露天矿石,我觉得炼铁厂建在山谷最合适!”
“一旦把上山的路修通,这里又紧靠长江,对于铁料的运输有着极大的便利。”
杨帆双手插腰,极目远眺,那边的山上,很少见高大的树木,都是一些低矮的灌木和杂草。
很多地方都露出了幽黑的矿石,甚至能在山坡上发现一些肉眼可见的一个矿坑。
显然,这些矿坑都是自己的工匠考察留下的。
望山跑死马,看似近在眼前的山坡,却让杨帆他们一行人走了两个时辰。
毕竟,众人都抬着建设炼铁厂的设备。
等到来到矿坑前,天边的夕阳已经变成了红霞。
此时上山的队伍人马俱疲。
在山谷的平坦地带,显然已经有人进行修缮过,地上已经被整平,甚至有几座简易的茅草房,显然是前期来考察的工匠所住。
由于府上的工匠只是来确认杨帆所说的地方是否有铁矿,并没有提前进行开采,大家对于此矿能不能炼出好铁还有待观察。
要不是杨帆力排众议,别人绝对不会买一个山高路远的铁矿厂。
但是,杨帆坚决将此处作为华亭镇最重要的一个铁料来源来建设,所有的设备都是最好的,所有的后勤都要给予最完美的保障。
开玩笑,这里离华亭镇这么近,又是苏州最大的铁矿场。
若这里不是最好的铁料供应基地,大唐还有什么地方最合适?
事实证明,杨帆的记忆是对的。
自从工匠按照杨帆的指示在这片区域内勘探,就已经发现了足足可以开采十来年的巨大铁矿脉,产量足以达到杨帆的要求。
一条从远处流来的溪水从山涧一路泻下,由于地势落差较大,水流很是湍急。
铁厂就建在溪水之畔,杨帆对此很是满意。
毕竟,这能最大程度的利用水资源,不仅能用水力锻造,还能用水冷却,极大的方便了铁矿石的冶炼。
这大抵也是后世为什么在这里建铁矿厂的原因。
杨帆张望这四处地势,心头莫名有一种豪情壮志。
一旦有了充足的铁料,华亭镇的建设将能昂首迈步的进行大发展。
如今人口稀少的华亭镇一定能够成为与后世比肩的世界之窗,甚至在世界的地位会更加重要。
上辈子的大上海就能够如此繁荣,杨帆不相信多了1000多年的见识,还不能把这个地方建设成为世界之最。
在山上原地休息了一晚,第二天清早,杨帆便在席君买的陪同下视察矿场。
华厦的铁矿石在全世界范围内来说质量并不佳,这是后世公认的?
但是对于华厦先进的冶炼技术来说,这些铁矿石已经足够炼出满足基础建设所用的铁料。
这些铁料又不是制作什么精密的仪器,只是用于一些桥梁和建筑所用的材料罢了?
再说,由于时代的局限性,即使能够炼出航空材料,杨帆也没有探索太空的野心。
毕竟,地上的东西都还没玩明白呢,贪多是嚼不烂的。
这里的铁矿只要开采便利、储量丰富,那就足够了!
很幸运,这处矿场无论质量储量亦或开采条件都非常好。
掀开薄薄的土皮和岩石,就是黑色的磁铁矿,甚至有淡黄色的伴生硫矿,这可是意外之喜。
铁厂的高炉是杨帆从系统中兑换出来的,可以说是大唐最先进的炼铁和炼钢炉。
看着远处热火朝天安装炼铁厂的人,杨帆意气风发的站在一座小山头上,好似千年之后的伟人一般,手指在空地处画了一个圈。
“回去以后,让人把附近的山林统买下来挂到杨家名下,以后这里所有的铁料都不允许卖出去,只能优先供应大都督的需求。”
“另外,抓紧将这附近的地势平整,铁厂规模还要扩大,起码要有十座炼铁炉才行!”
“最主要的是,以后上山的道路要严密把守,不准有外人随便上山,即使是官府,也得有通关文碟才能够上来。”
“还有,去附近高价招募会炼铁的工匠以及挖矿的民夫,不要克扣和刁难务工人员的工钱,否则严厉处罚。”
正指点江山的杨帆,并没有发现远处茂密的山林里一群人正密谋着什么。
“郧国公,下令吧!”
“义父,动手吧!杨帆目中无人,杀害了两个义兄,我们早已忍无可忍了!”
“是啊郧国公,下令把杨帆留在这里吧,既然杨帆这么看这座铁矿场,定然值不少钱,最主要的是那些炼铁炉绝对是大唐最先进的,只要能够夺来,我长孙家愿用20万贯购买!”
远处茂密的山林里,起码有上千人手持钢刀,静静的隐藏在树林里。
前面领头之人正聚在一起商议,显得群情激昂。
听到二十万贯,一个个眼神里闪烁着贪婪的光芒,叫嚣着想要杀上山去。
长孙冲憋了憋嘴,不屑的看着郧国公这些所谓的养子和亲兵。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