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臣不过夸夸其谈罢了。”
有了成国公跟王振的提醒,再加上朱祁镇的情绪表现,沈忆宸明白很多事情,确实不是现今阶段自己能改变的。
朱祁镇犯了操之过急的毛病,最终酿成土木堡之变,自己也得明白过犹不及这个道理了。
“成国公也对瓦刺部也先很重视吗?”
朱祁镇的第二句话,就让沈忆宸感到了他身为帝王的嗅觉,直接问成国公朱勇的想法。
很明显,朱祁镇除了认为沈忆宸自己博览群书外,还认为他对于北疆局势如此了解,成国公朱勇在背后功不可没。
天下有才华横溢之辈,却少有无师自通之人。
该怎么回答?
沈忆宸一时陷入为难之中。
实话实说撇清跟成国公朱勇的关系,那么之前自己在朝堂上那番话语,会被朱祁镇给彻底无视,太没有份量了。
但是贸然把成国公朱勇给拉进来,会引发怎样的后果,沈忆宸没办法预测跟掌控,风险又太大。
犹豫再三,沈忆宸还是稳妥回答:“公爷并未与臣说过北疆之事,今日朝堂所言,俱是臣下拙见。”
“原来如此。”
朱祁镇点了点头,继续说道:“沈忆宸,你未经历过行伍之事,不知我大明兵锋所向披靡。”
“瓦刺也先不过区区跳梁者,待朕日后厉兵秣马,必灭之!”
朱祁镇说这番话的时候,迸发出一股独属九五至尊的帝王气场。
当初殿试的策问题,就已经彰显出朱祁镇的雄心壮志,他以历代先帝为榜样,势要荡平北疆之患。
龙旗所指,万邦臣服!
“臣定当辅佐陛下达成伟业,令四海升平!”
此情此景之下,沈忆宸已经没得选择,只能顺从朱祁镇的话语,日后再徐徐图之。
“好!”
朱祁镇满意的点了点头。
说实话,之前朝会上,他听着沈忆宸话语,是有些失望的。
当初殿试之后,他对沈忆宸文章唯一不满之处,就是描述略微保守,没有完美展现出自己心中雄才大略。
如今又显得过于谨小慎微,一个瓦刺也先都如临大敌,日后还如何跟随自己亲征剿灭?
不过现在看来,沈忆宸只是偏向老成谋国风范,也不算什么缺点。入仕之后了解了大明之强盛,就不会再把区区鞑虏给放在眼中了。
于是接下来朱祁镇又勉励了几句,就心满意足让沈忆宸离开。
对于自己一番努力最后变成徒劳,沈忆宸也没多大失望情绪。要是第一次上朝说几句,就能改变朱祁镇的意志想法,那才是真有鬼了。
自己所作一切,无非就是抱着事在人为的心态罢了。
离开紫禁城,沈忆宸并未回府,而是前往长安左门外的翰林院报道。
由于是陌生面孔,门前的值守兵役还验证了一下沈忆宸的牙牌官牒,确认无误之后才放行进入。
站在翰林院的门槛前,沈忆宸内心有些激动。神童诗写过“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自己只要跨过了这道门槛,就预示着正式踏入官员行列,不再是以前纯粹的文人士子了。
怀着这般心情,沈忆宸进入了翰林院,此时值事厅里面人头攒动,有着十数位翰林官正在当值工作。
只不过当沈忆宸走进来后,这些人撇了他一眼,就依然自顾自得,别说欢迎新同事了,就连招呼都没一声。
什么情况?
沈忆宸毕竟也是第一次进入翰林院,鸿胪寺官员培训也不会详细到告诉你怎么入职。
所以他有些不明所以,莫非翰林官相对都清高、冷淡一些,风气就是如此?
“见过诸位前辈,晚辈沈忆宸初来乍到,还望多多海涵。”
沈忆宸的风格一向是礼数不缺,翰林院规矩是日常不看官职高低,先入馆者称为前辈,其人入阁后则称中堂。
礼拜之后,依旧无人回应。
就算沈忆宸再怎么不了解翰林院,他也意识到这种情况不正常。
他娘的,莫非此般作派,是准备给我这个新人立威吗?
喜欢我成了大明勋戚请大家收藏:(www.62xs8.com)我成了大明勋戚62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