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力终究有限,更何况沈忆宸这种空降官员,想要拯救山东地界苍生万民,只有调动起地方官府的力量。
“哎……”
沈忆宸叹了口气不再多言,他心中有种预感山东布政司这群地头蛇,恐怕不会那么配合。
“东主,赈灾之事非一日之功,你今日还未吃过东西,先去吃点吧。”
望着县衙外天色都已经渐黑了,卞和开口提醒了一句。
沈忆宸从早上下船抵达驿站,到现在为止滴水未进,长久这样下去身体会撑不住的。
“好,去吃吧。”
沈忆宸点了点头,他也明白身体为重的道理,要是自己垮了,赈灾之事朝廷内外无人会接手。
来到县衙后堂的厢房,这里也是县令孟安维的居所,大厅的桌上摆放着满满一桌山珍海味,只是放置时间已久早就凉了。
“孟县尊还真是奢侈,我在京师成国公府,都没达到这个伙食标准。”
看着满满一桌珍馐,沈忆宸忍不住感慨一句,区区知县的奢华竟然不低于大明公爵。
“阳谷县乃南北水运交汇之处,各方物资获取较为容易,梦县尊为了讨好上官,自然得尽心尽力准备。”
言罢,卞和看着桌上的饭菜,转头朝着苍火头吩咐道:“都已经放凉了,把饭菜拿到后厨去热热。”
“不必了,都坐下来吃吧。”
沈忆宸懒得麻烦,招呼着卞和跟苍火头等人一同吃饭。
“东主,如今出镇地方当保持御史威仪,上下尊卑不能乱!”
以往在京师沈忆宸随和一点,卞和等人也不太在意。但是现在情况不同,封疆大吏必须要让地方官员感到畏惧服从,不能乱了身份尊卑。
“上官威仪不是靠这个维持的,同样也不会因这个而破坏,坐吧。”
沈忆宸淡淡一笑,想要让人敬畏靠的不是表面功夫,而是实实在在的功绩跟能力!
“东主,吾……”
卞和还想要推托,不过立马就被沈忆宸打断:“坐下!”
“是。”
卞和无奈从命,然后与苍火头等矿工一同上桌吃饭。
只是还没吃上几口饭,县丞姜沛就面露难色的走进后堂,朝着沈忆宸行礼道:“下官拜见佥宪。”
“姜县丞有何事吗?”
以沈忆宸的猜测,现在阳谷县官吏恐怕视自己为“杀神”,没有特殊情况不可能来拜见的。
“佥宪,阳谷县三大家鱼鳞册已经审查完毕,下官也派了吏员上门追缴,只是……”
姜沛话到一半,没有再继续说下去。
“只是没有一家愿意补缴对吗?”
“佥宪洞若观火,确实无一家愿意补缴粮税。”
其实这种结果,无论是姜沛还是沈忆宸早就心中有数。
但是有数归有数,沈忆宸杖毙阳谷县令的画面还历历在目,姜沛生怕对方因此怪罪自己办事不力。
“哪一家抗税最激烈。”
“城西傅家。”
“就是那个女儿被鲁王纳妾的傅家?”
“是。”
得以确认,沈忆宸平淡说道:“本官知道了,姜县丞辛苦。”
“此乃下官分内之事,不知佥宪打算如何处置?”
看着沈忆宸如此平静,姜沛忍不住询问了一句,傅家可是有着王府的人脉关系,佥都御史也可能被一份王府奏章弹劾回京。
“怎么,姜县丞是打算去通风报信吗?”
沈忆宸脸上露出玩味的笑容,要知道明朝皇权不下县,历来地方乡绅大户都与官府联系紧密。甚至很多官吏就是地方大族的人,从而形成紧密的宗族势力。
姜沛这样打听,沈忆宸很难不怀疑他别有用心,该适当警告一下了。
面对沈忆宸的警告话语,姜沛吓的立马跪了下来解释道:“佥宪明鉴,下官并非本县之人,更与三大家没有任何关系,以往都是县尊与其熟络。”
“是吗?那看来孟县尊人脉匪浅。”
本来沈忆宸只是随口一言,结果没想到姜沛听入耳中后,还以为是他知道了些什么。
于是赶紧一股脑的全盘托出道:“孟县尊在山东地界确实人脉匪浅,今日在听闻佥宪要到河湾视察后,就立马派出了两路人马分别通知抚台跟鲁王,最迟明日就能收到消息!”
姜沛的这番话语,着实有些出乎沈忆宸意料,他压根就没想过孟安维还有这出背景。
巡抚跟鲁王,可以说是山东地界最大的两尊大神,孟安维一个区区七品知县能高攀得上?
“抚台跟鲁王,与孟县尊有何关系?”
“下官不知,孟县尊除了传递书信外,并未说过其他。”
“那藩台跟鲁王是否有回信?”
“有过。”
听到这句话,沈忆宸也顾不上什么吃饭了,立马朝着苍火头说道:“搜查孟县尊的居所,看看能不能找到通讯书信。”
苍火头等人也意识到事情不简单,一行人直接冲进厢房,开始翻箱倒柜的搜索起来。
“姜县丞,你很有眼力劲,这桩功劳本官记下了。”
“谢佥宪!”
姜沛激动道谢,他能感觉出来沈忆宸这次言语,与之前那些“画大饼”不同,是带着几分真心欣赏自己。
同时在姜沛的心中,对于沈忆宸也不仅仅是胁迫屈服,而是多了些许知遇之恩的认同感。
大明的读书人,很多骨子里面都有着一种怀才不遇的愤慨,一旦你认同他们的才华,对方就会生出一股士为知己者死的激情。
现在的姜沛,逐渐把沈忆宸视作了伯乐。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