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不愧是我曹氏儿郎!”
曹吉祥很欣慰的称赞了一句,自己虽然是个阉人,但有着常人没有的雄心壮志。现在宗族子弟在自己的培养教导之下,没有一个是贪生怕死的孬种,看来大事可成!
“咱家本不想亡命,可沈忆宸此子却咄咄逼人,不给吾等活路。”
“等下去就只有死路一条,拼命说不定还有一线生机,要么就是为曹氏一族权掌天下,要么就是一同共赴黄泉,是生是死就在今日这一念之间!”
不愧是华夏数千年封建王朝历史中,为数不多真正萌生出问鼎大统野心的太监,曹吉祥这番决然话语说的简直是豪情万丈,让在场中亲族子弟热血沸腾。
“叔父,吾等一切都是你给的,愿为曹氏一族赴死!”
“伯父,只要你一声令下,哪怕前面刀山火海,都绝不迟疑。”
“父亲大人,吾等兄弟早就众志成城,就等今日抉择了!”
确实曹吉祥这些年运营下来,给了自己嗣子以及宗族弟子,一个极其美好的梦想。没有谁不想成为皇族中的一员,子子孙孙世世代代享受着无尽荣华富贵,哪怕这个梦想是如此遥不可及,热血思维冲击之下也顾不得这么多。
“钦儿,你去联络御马监的监督太监马亮,咱家养了他这么多年,该到派上用场的时候了。”
就如同司礼监有掌印太监、秉笔太监、随堂太监等不同分工一样,御马监主要长官同样为掌印太监、监督太监、提督太监三职。
其中掌印太监王诚跟提督太监舒良是同党,二把手监督太监马亮,就是曹吉祥历任之下埋下的一颗钉子。
平日里面马亮异常低调,仅在暗中联络忠诚于曹吉祥的番将以及部分汉人将领。明面上掌权行事都是王诚,曹吉祥想要遥控交代什么事情,也是从司礼监选派小太监去告知。
久而久之,就算知道马良是曹吉祥时代留下来的老人,王诚跟舒良两人,也没有把他当做太大的威胁。包括这次配合沈忆宸在腾骧四卫搞事,同样没有找到合适的理由跟借口拔除这颗钉子。
曹吉祥这边终于下定了动手的决心,沈忆宸那边却好像丝毫没有察觉到危机一样,依旧如同往常一样处理着政务,打算忙完年前这最后几日,好好跟妻女做个安稳年。
“向北,年前海关最后一批税银送上来了,不用等年后的统计整合,明良四年的税收已经突破五千万两!”
“要知道这还仅仅是田产税执行的第一年,按照这个趋势下去,明良五年岁入六千万两都有盼头!”
商辂拿着财部送来的财报,神情无比激动的朝着沈忆宸诉说今年大明税收。他简直不敢相信短短不到十年时间,就彻底颠覆了正统朝末期土木堡之变的颓势,迎来了中兴盛况。
并且就目前局势来看,远远还没有达到顶点,沈忆宸将开创一个前所未有的大平盛世!
相比较商辂的激动,沈忆宸却显得稳如泰山,用着平淡语气回道:“大明的百姓是天底下最为勤奋、良善的国民,但凡高层能少点苛政重税,中层士大夫减少剥削榨取,他们就能给予这个国家远超想象到回报。”
“岁入五千万两算不得什么,等到倭国、琉球、朝鲜、南洋等地海运贸易全线打通,未来税收达到一亿都不足为奇。”
大明这几年的海贸发展极其迅速,不仅仅是官方的宝船舰队,民间大商贾同样组织了不少船队展开海外贸易。凭借着文明领先的优势,大明任何商品对于土着来说,都称得上是一种倾销。
唯一能抵挡,亦或者说有贸易基础的,还得远在中东地区的阿拉伯国家。
同时为了将来路上丝绸之路的打通便利,沈忆宸把传统的“西洋”称呼,改为了按照地理方位命名的“南洋”。这样未来跟经历过文艺复兴的欧洲国家贸易,不至于出现各种混乱,他们才是属于真正的西方。
“一亿两?”
听到这个数字,商辂有些目瞪口呆,他摇了摇头道:“向北,在你之前朝廷一亿两岁入,我连想都不敢想!”
“不过你有一句话我很赞同,确实大明的百姓优秀无出其右,如今朝廷财政有着大笔余量,咱们是不是考虑减免部分贫苦地区赋税?”
“可以,弘载你就自己看着办吧。”
沈忆宸漫不经心的回应一句,注意力全盘放在手中的书信上面。
“向北,这是有什么要事吗?”
商辂同样发现了沈忆宸心不在焉,于是追问了一句。
“边关局势有些变化,来年我们恐怕得准备北伐大战了。”
说罢,沈忆宸合上了手中的书信,然后补充道:“天圣汗也先已经拉拢了东察合台的不花汗,对方得到了蒙古汗国的装备补充,愿意出兵关西七卫对抗忠国公石亨率领的西征军。”
“东察合台汗国近些年局势不太稳,可如果得到也先的相助,按照他们的国力应该拉出五六万战兵不成问题。另外关西七卫本就零零散散有着三四万战兵,这次面临被大明收复的威胁,他们定然会全力以赴。”
“我预计哪怕也先西北方向不放置一兵一卒,大明西征军要面临的敌军也至少在十万以上,特别是得到了蒙古汗国的装备补充,他们就有了一战之力,完全可以把也先整个后方兵马解放出来!”
沈忆宸最初的北伐计划,是忠国公石亨率领西征军先行,攻克关西七卫包抄也先后路,让他首尾无法相顾来个两面夹击。
现在有了东察合台汗国的帮助,那么就算也先不分兵相助,加上关西七卫这群仆从军,依旧可以抵挡忠国公石亨率领的西征军。
哪怕最终结果是西征军胜利,战事时间也会被大大延长,解放的也先主力兵马,就会没有后顾之忧的跟大明来一场国运决战。
北伐的整个计划流程商辂是清楚的,听到沈忆宸这么一说,意识到情况有些严重他脸上的笑容褪了下去,然后用着不甘语气回道:“没想到正统朝的土木堡一战,带来恶果影响至今,否则以鞑虏的冶炼技术,定然无法给东察合台提供装备!”
没错,蒙古汗国靠着各种贸易走私,各种武器装备才堪堪够用,结果土木堡一战足足送了二十万大军装备,这才让也先有余力去驰援东察合台汗国。
可以说大明整个战略劣势,根源就在于明英宗朱祁镇打的那场土木堡之战,沈忆宸这么多年休养生息积攒国力,某种意义上还在为他擦屁股!
喜欢我成了大明勋戚请大家收藏:(www.62xs8.com)我成了大明勋戚62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