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政府在1939年安排了189个超大型项目,各省自然不甘落后,在各省省长到位之后,他们为了取悦武爱华也好,还是真的为了地方发展也好,纷纷向政务院报来各自的项目建设规划。
譬如四川的省长杨森,就一口气报来了33个大型项目,政务院在一一批示之后,送呈武爱华审阅。而武爱华在看了周送来的签字后的报告后,也加了一条批示:“既循序渐进又快速发展,既统筹兼顾又重点突出,好!”
看到四川的发展报告,武爱华还是非常欣慰的,与后世的一些官员相比,此时官员的水平真还不低。杨森的报告分得很细,至少在建设时间上就有“今年”、“明年”、“五年内”之类的字眼,譬如在“今年”开工的项目中,成乐公路(成都至乐山)被摆在第一条,非常符合四川的实际。成都到乐山,不到150公里,道路建设难度低,当年修建,当年就可建成。而乐山则有岷江与长江相通,这个时代,至少可通500吨的机动船,算是不小的运力了,当然,紧接着就是乐山及四川各地的航道、码头建设。
这是当务之急,交通,一通百通!什么人尽其才、物尽其用、货畅其流,最容易见到效果的,则是货畅其流!
“人才,人才啊!”武爱华想起四川的报告,就感叹道。
武爱华在入主中枢之后,对各省的官僚体制基本没做任何变化,曾经的有些军阀或不服从中央的“独立王国”,其中有不满蒋介石的原因在内,再加上蒋只自从地方征税,只知任用嫡系,才造成了“军阀割据”的现象。
其实,在时间进入1938年的时候,陈济棠的政治“说客”就已经去各省“游说”,对各地方政府的合理要求,尽可能给予照顾。但是,陈济棠也“强势”地表明了武爱华集团的观点:第一,军政必须分离,新的中央政府组建时,必须表明态度;第二,个人在前获得的利益在这次中央变更中不受影响,但此后得按国家统一的政令、法令以及军令行事;第三,做不到以上两点,最好是宣布下野,可以从事商业、考察、以及议会等活动,其作为民国名人依然可以流芳千古!第四,如果想与中央政府对抗,国防军向来是杀伐果决的,华北自治政府的殷汝耕就是其榜样。
也因为如此,原来长期盘据在各地特别是西南的军阀,在此次变更中都很顺利地交了权。广西,由黄绍竑担任省长,李德邻、白健生进入中央;云南,龙云担任省长,其麾下部队,将由西南方面军接管、整编;四川,刘湘病重,暂时退出政治舞台;邓锡候、潘文华、李家钰三人进入军队,其中邓锡候担任第23集团军军长,潘文华担任新第8集团军副军长,李家钰担任第18集团军副军长;而刘文辉此人,武爱华建议他继续担任西康省省长,好在刘文辉也明白当前形势,有什么不舒服只有压在心里了,而四川省的省长,则由杨森担任。
历史上,刘湘、杨森、邓锡候、潘文华、李家钰等几人,都是抗日名将;刘湘1938年病逝就不说了,仅说杨森,他所率领的川军参加了淞沪会战,18000余人参战,伤亡高达7000余人,而且杨森部队当时与德械88师、税警总团一样英勇善战,被称为“最能打的5个师”之一。
此后,杨森率部参加了1938年的南昌会战,1939年的第一次长沙会战,1941年的第二次、第三次长沙会战,1944年的长衡会战和桂柳会战,在桂柳会战中,他当时所率的两个军(20军,26军)打得只剩下7000人,还不如1937年的一个师,可见川军抗战之惨烈。此后,杨森卸下军职,担任贵州省省长一职。
杨森能打仗,会打仗,武爱华本想将杨森留在军中发展,但在征求四川几人的意见时,其他人都表示愿意继续呆在军中,而杨森则表示服从中央安排。
而杨森事实上也是一个多面手,所以,他便担任了四川省长。
另一个耀眼的省级行政长官就属阎锡山了。阎锡山在得知原晋绥军几员大将都得到了较好的安排后,便主动提出愿意为山西的民生建设尽一份心力。
阎锡山,且不说他的政治倾向如何,在统军及民生建设方面,确属“大才”,他甚至还著书立说,写过一本《物产证券与按劳分配》一书,可见,按劳分配一词并不属于什么主义的专用名词。
历史上的民国,阎锡山将山西也治理得相当不错,在抗战爆发前夕,阎锡山不但修建好了长达860公里的同蒲铁路,带在山西形成了采矿、钢铁、采煤、发电、机械、化工、兵器、毛纺、皮革、造纸、卷烟、火柴等产业体系,总资产高达2亿银元,虽不足以江南资本抗衡,但在各省中也名列前茅。
政务院各部委颁布的三年纲要,一般是具有全局性意义的项目,各省的项目也多是围绕着这些大项目而来的。阎锡山在全面了解政务院的建设纲要后,认为山西的发展机会来了,于是向中央提出了高达45个建设项目的要求。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