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老板。”申仁啪的一个敬礼,转身联系去了。
“孔武,你立即拿出一个方案,如果才能让邓尼茨他们顺利回到德国。”武爱华又对着另一个智能机器人下达着命令。虽然武爱华也可以拿出一个方案,但武爱华不觉得他就比孔武更厉害。因为纯粹是个战术问题,或者说是个技术问题;孔武的计算机脑袋再怎么说也比武爱华要快得多。
“老板,你准备动用未来的装备?”孔武问了一句。
“是的,快点拿出一个方案。因为时间太紧迫。”武爱华说道。
“是,老板,给我5分钟就好。”孔武也转身而去。
孔武离去,让武爱华得以思考邓尼茨的狼群战术,而这次邓尼茨遇到困难,也正是狼群战术的的弱点,这个弱点就是狼群不能距离狼窝太远,距离狼窝太眼,狼群就有可能变成野狗。以后中国的潜艇战术,既要吸收狼群战术的优点,同时要尽量避免这种弱点,否则,就会出问题。
而武爱华此次决定去救援邓尼茨,一是这是一支对付英国人甚至是攻占英伦三岛推进战争进程的利器,武爱华不愿意看到它受损;另一方面则是为以后中国潜艇作战积累经验。
5分钟后,孔武拿来了一个方案。
“第一,要想以最快速度救援6000公里以外的邓尼茨潜艇编队,目前只有乘坐飞机一途,而飞机只有四种选择,波音707客机,B-52战略轰炸机,F-4战斗轰炸机,F-15战斗机,后面两种战机均需要加挂副油箱。第二,需要为70艘潜艇准备20000桶燃油,700吨饮用水,70吨能够保质一个季度的食品。这样,邓尼茨在中途不需要任何停顿就可回到德国。另外,好像他们的鱼雷也不够了。”孔武将一张打印纸交给武爱华说道。
10分钟后,申仁回来报告:邓尼茨决定等待我们救援。
20分钟后,武爱华在化妆之后(总统府留下了一名机器人替身),与申仁和孔武开车向南京郊外的一处秘密机场驶去。这处秘密机场,只能由武爱华或军队高层使用,平时由近卫集团军一个陆战团、一个装甲团、1个高炮营共同警卫。
1个小时后,秘密机场某机库的大门徐徐打开,一架巨大的飞机滑出机库,然后对准跑道,一阵轰呜之后,冲上了蓝天。
武爱华最终选择的是B-52战略轰炸机。B-52轰炸机是美国于1948年研制,1955年6开始装备部队的一款亚音速战略轰炸机,其第一款实用机型B-52B,可载燃油135吨,最大起飞重量221吨,可载弹药27吨,燃油航程16100公里(不进行空中加油),最大平均时速可达1010公里。
B-52腾空而起时,正是中国时间1月15日中午12点。在飞机起飞之前,申仁给邓尼茨发了一个电报:400分钟之后在既定地点等待。
什么,400分钟?邓尼茨一看电报,立即命令开了:“狼崽子们,全速向南开动。7个小时后就有新鲜牛肉了!”
不过,邓尼茨却对中国元首在400分钟之后能将援助送到查戈斯群岛南200海里处有些不太相信,除非,中国人早就想到了潜艇编队的处境,在那片海域预先作了安排;或者,中国方面恰好有一支船队要经过印度洋这个“中点”海域。
中国人不会那么神奇吧,邓尼茨最终相信了极有可能是中国方面恰好有一支船队要经过这片海域。
此时,邓尼茨对第二次去袭击英国的运输船队已经非常后悔。作为狼群战术的创始人,他又哪会不知道,狼群出击,只能靠偷袭,只能在敌人毫无防范之时才会取得战果。像此前的这场战斗,虽然取得了胜利,但明显暴露了潜艇编队的行踪,这就让潜艇编队在接下来的回国途中变得异常艰难,甚至极有可能栽在英国舰队的手上。
如果中国人不告诉自己情报,潜艇编队很有可能一头栽进英国人布置的陷阱;如果中国人告诉了自己情报,而不施以救援,潜艇编队也只有与英国人拼了,虽然潜艇编队可能取得胜利,但回德国的路将会更加艰难,甚至有可能全军覆没。
中国人的这些行动,表明他们对英国人非常仇视,当然也表明了他们对德国人非常友好。可是,既然对英国人仇视,为什么中国人不直接对英国人开战呢?虽然英国是个老牌强国,可中国人能够向德国出口如此先进的潜艇,这说明中国人也不差,至少不会比英国人差吧。
邓尼茨想不透这些,他决定回到柏林后,直接向元首汇报。邓尼茨隐约觉得,也许,在某个契机之下,中国人会完全站在德国一边。假如真的这样,德国就不再是孤军奋战了。
距离既定地点时间还早,邓尼茨又反复回忆他与武爱华的谈话经历。
突然之间,他脑子灵光一闪,武爱华对北非战役、敦克尔刻战役的“指责”无不体现着一个中心意思,那就是德意在对付主要敌人上,目标并不一致,战略也前后矛盾。那么,武爱华的言外之意就是希望德国迅速攻占英国本土!
而作为一个战略家(对头,邓尼茨就是这样看待武爱华的),武爱华肯定会有更深层次的意思。那么,这个意思会是什么呢?武爱华希望德国的战略更正确一些,能够迅速解决掉英国,这说明武爱华对英德两国肯定有着过人的认识与分析,而得出了德国完全可以攻占英国本土的结论。也因为如此,武爱华才会“指责”德国和意大利的“失误”。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