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章 (45)
万家灯火通明的夜晚,一道身影独自停留在小区门口。
滴——
夜色沉静了许久,滴的一声响起刷通行卡的声音。
谷清铃放轻脚步,即使没有穿高跟鞋,也不想打破这适时的静谧。
小路旁的那几盏路灯不知什么时候修好了,继续散发着一处处的光芒,落在她的头顶。
她抬起头望向一望无边的黑夜,今晚的夜色很美,夜空中闪烁着未被遮挡的繁星。
身旁有路灯照亮,天上有繁星密布,本该是让人心情愉悦的景象,可谷清铃此刻却怎么也提不起精神。
抿成一条线的嘴角浮不起来,像有万千阻力压在嘴边,她笑不出来。
满天都是星星,可没有哪一颗是为我照亮的。
打开家门,收起钥匙。
谷清铃拖鞋都没换,就快步向客厅的落地窗去,早上太阳晒进来她像以往一样拉开了窗帘,却在晚上归来时抵触窗外的黑夜。
她拉上了一整片式的窗帘,发出哗的一声,迅速打开客厅里的灯。
再次被光照亮的瞬间,看到比平日里要干净的房间她却绷不住了。
林时雨收到“宝贝”消息的时候,戴新柔正在问他要不要看个电影。
他突然心虚了一下,戴新柔见他不说话又问了一遍。
“看。”他按着手机抬头回答了她。
戴新柔问他想看什么?
林时雨看着站在放门口的戴新柔,他手下的另一名员工方谷捧着一杯水从她身后过去。
林时雨对自己这突然油生的心虚感到莫名,他又没做什么对不起谷清铃的事,为什么要心虚。况且套房里也不是只有他们两个。
想到这,他放松了对戴新柔笑道:“我都行,你先去客厅找找有什么想看的吧,我等下就来。”
戴新柔撅了噘嘴,还是听话的先出去了。
林时雨拿起了手机,给置顶的“宝贝”,回复了去。
宝贝:还在忙吗?
他回复:没有。
回完正要放下手机,那边几乎是秒回。
微信消息的声音又连着响起,林时雨“啧”了一声重新打开微信。
宝贝:现在在哪?方便视频吗?我想你了。
一连串的询问让林时雨有一瞬间不想回复,但他直起身子坐了会,还是耐着性子回了:发吧。
然后下了床把房门带上。
不过那边只说了句“等我一下”一时半会就没动静了。
林时雨也没当回事,刷了会社交软件的视频。
这时戴新柔跟方谷已经在门外喊他了,林时雨将手机揣在兜里就出了房间。
电影是戴新柔选的,片名叫《廊桥遗梦》。
以一种感伤而唯美的基调,娓娓道来。
故事在姐姐向弟弟念母亲的日记的现在时空和母亲的回忆时空里交织进行。观众就如同姐弟俩一样,作为这个家庭的一份子去深入到弗朗西丝卡的内心世界体察她的欢乐与忧愁。
最终,母亲的日记使姐弟俩感受到母亲对于自己家庭的责任感,这种强烈的家庭“向心力”使得面临情感危机的姐弟俩重新审视自己的婚姻,下一代终于理解了,上一代面对情感抉择时的内心煎熬。
在这个信息爆炸,情感浮躁的现代社会,似乎“婚外情“这样的字眼已经不再能吸引看客的注意力。
人们对于这个词的宽恕显然已经颠覆了传统准则。在这部影片中,柔美的音乐,如画的风景,加上克林特.伊斯特伍德和梅丽尔.斯特里普两位老戏骨层次分明,张弛有度的表演,使得“婚外情“看起来那么的光明正大”与“圣洁美好”,使得同类型的中国的‘婚外情”题材的电视剧相形见绌。
爱情本无对错,可当“爱情”与“责任”的天平摆在你面前,你是否能像影片中的弗朗西丝卡一样:勇于承担自己该承担的道义和责任。
其实,在这点上,中国与西方的价值评判标准都是殊途同归。不可否认,道德约束就是悬在弗朗西丝卡头,上的一柄“达摩克里斯之剑”。
她在最后的紧要关头还是毅然舍弃了爱情,选择了家庭,回归了平凡的生活本身,似乎相对获得了一个完满的结局。从这个意义上说,经历了一番情感抉择的弗朗西丝卡对家庭的认同感更深了。
一次短暂的“越轨“并没有让家庭掀起风浪,支离破碎。因为她恰到好处的克制了自己的感情。这对于任何一个身处“婚姻危机”中的人们都是一种很好的启示:
爱情来匆匆,去匆匆,斯人若彩虹,遇上方知有。
林时雨在看完整个电影的时候并没有太大感觉,他暼了一眼一旁的方谷也没怎么认真看,躺在沙发上眼皮都慢慢闭上了,他一向这样今天也是被拉过来一起看电影才被迫坐在这的。
他懒得管他,扭头暼了眼坐在另一边的戴新柔。
戴新柔手里揉着两张餐巾纸,低着头一抽一抽的。
这就哭了?
虽然他知道女孩子比较多愁善感,但没想到看个电影就哭的稀里哗啦的,家里那位好像也是这样,一件小事就爱哭,难怪说女人是水做的。
林时雨按了按眼眶,把茶几上的纸巾盒递到她手边。
戴新柔的抽泣声停了一下,抽了一张纸盒里的纸巾,头垂的更低了,柔柔地道:“谢谢林总监。”
“别哭了,要是明天眼睛哭肿了,可不知道要怎么带个桃子眼见客户哦。”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