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已经到剧组了。”
蒋卿卿接到李有信电话,也是有点摸不准他想什么。
送我来剧组?
真假的啊。
她不知道究竟真是有事来剧组,还只是来送她的一个借口。
“算啦,我想那么多干嘛。”
经过香江之行,蒋卿卿见到了李有信的另一面。
虽然他否认香江媒体说的那些话,但一个事实无可否认,电视剧风云里确实没有香江演员。
说强势也好,霸道也好,总之这部戏主演的选择,完全按照他的思路在走。
一小时后,李有信来到了怀柔影视基地。
铁齿铜牙剧组正在拍戏。
即使李总到来,大家仍不敢丢下手里的活计。
“师哥。”能叫师哥的,除了董玄,别无分店。
“小玄啊,没你的戏吗?”
“待会才有,你昨天回的京城呀,有没有给我带礼物。”
蹦蹦跳跳到师哥身边,董玄叽叽喳喳说个没完。
脸上的笑容活泼无比。
“礼物嘛,当然有啦。”
李有信的脸皮早已练到家,面对女孩的提问脸不红心不跳。
他走去车上,翻找一通。
手里拎着个礼品盒返回。
“这是什么牌子啊,谁认识。”
“哇,是圣罗兰的化妆品。”
“这一套最少几千块吧?”
“不好说,上次我姨妈买了一瓶面霜就要小两千!”
剧组里几个女性工作人员见到李有信送给董玄的礼物,眼里冒出许多小星星。
对一个月工资不过千把块的她们来说,小两千的面霜太贵了。
还是大宝好用,可以天天见。
“谢谢师哥。”听得周围人的小声议论,董玄很开心地把化妆品捧在怀里。
很快,一场戏拍完。
“李总好。”
陈昆见李总到来,赶紧跑过来问好。
虽说他是鸿运签下的第一个男艺人,可不经常在老板面前露面,被遗忘怎么办。
总不能再找晓冉吹枕头风吧。
阿昆是要脸的男人,搞裙带关系传出去多不好意思。
“怎么样阿昆,剧组生活习惯没?”
“很好,我跟着几位前辈学到了很多东西。”
“只要你能沉下心来演戏打磨经验就好,后面会给你加担子的。”
李有信鼓励两句,展现他的人格魅力。
最后拍拍对方肩膀,“加油,我看好你。”
“谢谢李总,我一定不会辜负你的期望。”
说完,陈昆乖巧地退出朋友圈。
给已经走来的铁三角让开空间。
“有信,来啦。”张立国浑厚的声音特别有辨识度。
“李总。”
蒋卿卿跟在三人后,微笑喊了声李有信。
随即走到空调区休息。
却发现董玄的怀里,拿着套ysl的化妆品。
虽然略有不同,但品牌和昨晚李有信给她的一样。
“咦,她只有化妆品,没手包吗?”
这个意外发现,难免叫蒋卿卿愣住。
回忆萍姐给她做的心理分析,上次送了她和董玄每人一件旗袍,说明她俩地位平等。
而这次她比董玄多了个包,岂不意味着她比董玄还重要?
不会吧!
想到这,蒋卿卿心乱如麻。
坐在空调前,双手绞着头发。
彷佛有一根根丝线在脑海里打成一个个死结。
无法解开。
连董玄喊了好几声才回过神。
“卿卿姐,你昨晚是和师哥一起回的吗?”
“哦、哦。”蒋卿卿的回答,非常敷衍。
心不在焉。
……
“见了四大天王真人,没吓尿吧?”
中午休息时,李有信与雄达单聊。
不过当姐夫的很不厚道地拿小舅子开玩笑。
“我打小练功,又比城仔年轻,俗话讲拳怕少壮,你说谁赢谁输!”
“城仔?”
雄达差点没想起这个城仔是谁。
好家伙,堂堂香江四大天王竟然被你叫城仔。
你行,说你胖还喘起来了。
“看来你这香江黑的外号跑不掉了。”
“本来四大天王就是当年包装出来的一个东西,不得不说现在已经成功地引入到两岸三地当中,成为固有印象。”
李有信感慨良多,当初提出这个“四大天王”的人很厉害。
深得营销精髓,并紧紧抓住了时代的脉搏。
成为几十年来华语娱乐圈一个难以逾越的标杆。
甚至成为人们衡量艺人成功与否的标准。
你厉害,称赞你堪比天王。
你爆红,夸耀你为小天王。
总之,天王是绕不过去的一个坎。
“不说了,今天来找你,是因为我和g安部宣传局搞了一部刑侦戏,想要找李成儒,知道你人面广,所以……”
“成儒啊,人倒是不错,就是有点挑戏。”
雄达与其在《编辑部的故事》《我喜爱的家》等戏里,有过数次合作。
还算有了解。
在81年央视文艺组筹拍《西游记》时,李成儒就已经凭着自己出色的能力,当上了剧组的剧务。
一路以来都在踏踏实实从事着和表演相关的工作,演技上也是可圈可点。
但在1985年,他下海经商,又很快就成功了。
当时遇到一位电梯小姐对着李成儒说了一句“老总好”,李成儒当场就给了她100美元作为小费。
那时bj人均月工资也才50元左右,他做外汇的仓库里早已放了1300万美金。
买的奔驰560,也是用8万美元买。
穿的是几万块一套的进口西装,系的是一万块钱一条的高档领带。
因而李成儒算得上是众人“敬重”的一位艺人。
嘶嘶!
“要换到后世,妥妥的金主大老,甲方爸爸呀!。”
李有信不由倒吸冷气。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