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时机缘巧合,杜衍笔下一抖,给韩琦填了个永兴军节度掌书记,报了上去。后来批文下来,加韩琦宣教郎,判永兴军节度掌书记。
韩琦临启程的时候,曾在开封城外凝眸东北,朝着封丘方向不知思索些什么。终于没有走过这区区数十里路,去看一看那个曾经寄宿于其家,抵足而谈的玉田哥哥,转身大步朝反方向走去。
梁丰这边还没得到韩琦、郑戬和宋祁等人授官的消息。他自己忙得不亦乐乎。报纸版面做大,需要的人手越来越多。先前叫衙门和县里的生员帮忙,还勉强运转得开。但两个老婆只有一个在身边,力量就单薄了许多。何况他也不愿意一张报纸就如此不明不白地吊着。说是创业初期,不敢得罪上面也还罢了。横竖不能把这好好的东西,搞成大宋封丘县委宣传部吧?
发出去的两期报纸,都刊登了招聘主编启事,但议论的人多,应聘的人少。不是些头脑冬烘的落地老秀才,就是些胆大妄为吐沫横飞恨不得先惹几场大祸的生瓜蛋子。
梁丰头痛死了!
更头痛的是,当他刷掉最后一拨来应聘主编的人士,干脆就没人来了。梁丰又不免怀念起先前有几个还稍微看得上眼的,唉,其实当时留下来观察观察,说不定可用呢。
就这么想着,不知不觉,已经到了二月份。他正在办公,永叔来到二堂禀报,说有个年轻秀才模样的人求见少爷。
“是不是来应聘的?”
“好像不是,只说是来求见一面,说喂什么羊布之撕啥的。”
“羊布之撕是什么东东?”梁丰抬起头想了半天,哑然失笑:“嗨,人家慰仰慕之思呢。永叔,你这可就落后了啊,回头叫程程给你补补文化,其实你年纪不大啊,该学点了。”梁丰说完,又道:“那就把他领进来吧。”
永叔红着老脸去了。
一会儿领进来一个比自己大了好几岁的年轻人,身材中等,但比较魁梧,面貌普通,只是两道眉毛特别浓,特别立,一直长到鬓边,眼睛看起来很有神的样子。板着个脸,严肃得梁丰都有些疑惑,到底他是太爷还是我是太爷?咋这么严肃涅?这叫喂羊布之撕?那要是寻仇,该是啥表情?
好在梁丰大阵仗已经见过不少,不至于被这位爷给吓着,见他喏也不唱,揖也不作,除了目光里看起来有些热切之外,其余一切都是冷冰冰的。
只好笑笑道:“你要见我?”
这人才像被叫醒一样,哦了一声,打了一个躬,道:“学生包拯,冒昧拜见县尊大人,还望海涵。”
“免礼。”梁丰笑道,忽然愣了一下,不相信自己耳朵,追问一句道:“你说你叫什么?”
“学生包拯。”那位已经恢复了冷冰冰的样子,垂手站着,浑没半点不自在。
“庐州人?”
“是。”这位包拯也有些惊讶,县太爷耳朵好使啊,自己已经尽力说官话,还是被听出口音来。
“字希仁?”
“是,大人以前听说过学生?”包拯真心吃惊了。听出口音不奇怪,怎么自己的字他也知道?
梁知县没法镇定了,手脚不由得微微抖动着,声音也发颤,还是不相信自己的耳朵:“你真的就是庐州包希仁?”
包拯看他架势,心中也有些发毛,心道这不像风流才子的样啊?怎么还有些中风的先兆呢?只是他天生面色太重,外表一点都看不出来。还是很冷静地答道:“是,学生正是庐州包希仁。”
“呃——,那什么,你爹妈撵你出来的?”梁丰已经语无伦次了,急切里想起这么一句来问道。
包拯心里一颤,发觉对面这位县尊真是神一样的存在啊,连自己家里事好像都门儿清。
他庐州包家,人丁单薄,却广有钱财,父母人过中年才生下自己,宝贝得不得了,不过却不娇惯,家教甚严。包拯自幼孝顺,二十好几了,从未离开过父母身边。
眼看这人也长大了,老婆也娶了,儿子也有了。但他还是就这样宅着,除了每天服侍白白和妈爷,啥都不干。别的读书人在家好歹还兴个写诗作词喝酒赏月什么的,包拯太各色,这些都不爱。他喜欢的是叠被子、扫院子、看房子还有打儿子。
街坊邻居都知道他读书,但读来读去这么些年,他写的文章连毛都没见到一根。于是就有些议论纷纷起来,说道“这老包家那孩子,看上去不傻啊,说话做事挺正常的,就是不会笑。还说读书,没见他读过,也没见他写过。这么些年关起来到底是在干啥?”
“不会是有些傻吧?有些人傻起来都不一定看得出。”
叽叽喳喳这么多年,包拯愣是受得了,从不他同人辩解,自己玩儿自己的。
可他老婆张氏,还有他爹娘觉得老丢人了。这么个儿子,在家不吭不哈的,见了外人就绷着脸,待人接物,人情练达一窍不通的样子,真是急得死人。
上个月,也就是年前,包拯父亲有一笔债务要弄清楚。老头心想这倒是个机会,便把他叫到跟前说道:“伢来,你哒年纪大喽,出不了房,今年子有笔债务要交结,人在京城。你走一趟,帮哒把这是办了好么?”
包拯千不愿万不愿,但这是他爹的意思,怎么敢不去?只好勉强应了。这是包拯第一次离开家乡出远门,大冬天的在异乡过年。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